表皮囊腫(粉瘤)
表皮囊腫(粉瘤)
發炎的表皮囊腫
很多人習慣把粉瘤誤當成痘痘,想把之「擠掉」,但這樣反覆摩擦刺激,反而會讓囊袋破裂,內容物流出,引發周圍組織發炎,而當粉瘤因細菌感染造成紅腫、疼痛,甚至流膿時,代表囊袋及周圍組織發炎,這時候若著急切除,會容易導致傷口無法癒合、感染擴散。
易導致傷口無法癒合、感染擴散。
因此此時建議先使用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,並視情況做切開引流或是在患部注射消炎針,幫助消腫止痛。等發炎控制下來後,再安排完整手術切除,以降低復發機會。
未發炎的表皮囊腫
表皮囊種三大術式
傳統手術
傳統手術切除表皮囊腫是常見的治療方式,採局部麻醉方式,能一次完整移除囊腫及囊壁,降低復發風險。優點是手術視野清楚、完整切除度高,且為健保給付,但正因如此,傳統手術的缺點較多,包括切口較大、術後恢復期較長、疼痛感較高,疤痕較長等。若病灶位於臉部或外觀敏感部位,對美觀影響甚大。
微創雷射
近年來有些醫師會使用微創雷射方式治療表皮囊種,先以雷射在皮膚上開一個小洞,將囊腫內容物引流,再取出囊壁。雷射能的優點為精準控制切口及止血,術後手術傷口小、恢復快速,疤痕不明顯,但缺點是手術費用高昂,且因皮下軟組織無縫合,有可能出現凹陷疤痕。如粉瘤較大或是曾經發炎、破裂,可能無法完整取出囊壁,造成復發率高的風險。
微創切除
微創切除是先以小切口將囊腫內容物排空,再仔細剝離並完整取出囊壁,達到徹底清除、降低復發的目的。缺點是為自費手術,極度考驗手術醫師的技術,優點是能大幅減少切口長度與縫合範圍,且術中出血量少,術後恢復快、疤痕相對較美觀,對於臉部或其他外露部位的患者尤其適合,是目前許多病患偏好的治療選擇。
美容縫合
微創粉瘤切除手術示意圖
步驟一
局部麻醉
步驟二
微創切口
步驟三
步驟四
步驟五
術後傷口
表皮囊腫手術當日流程圖
表皮囊腫Q&A
- 囊腫體積過大(如直徑>5cm),微創難以完整清除囊壁。
- 合併感染或化膿,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治療。
- 囊腫位置特殊(如關節、眼周),需謹慎選擇操作方式。
- 反覆復發的囊腫,建議傳統手術徹底切除。
精準校正縫合﹝美容縫合﹞的概念是在有效止血後,由深至淺逐層進行嚴密且多層次的精準吻合式縫合,來達到原有的解頗層次重建。此類縫合除了能避免傷口深處留有空腔﹝預防皮下血腫及凹陷型疤痕﹞亦能讓傷口表層處於無張力或最小張力的狀態。最外層再選用合適的縫線來預防針線可能留下來的疤痕。
精準校正縫合能確保的是讓傷口在拆線當下,疤痕為線性且平整的。縫線拆除後如果沒有做出相對應的疤痕護理,還是有產生擴張性或是增生性疤痕的風險。
嚴格來說,發炎中的囊腫是可以手術的,但同時也有相對應的缺點。囊腫發炎時較為腫脹,體積也較大,如果當下執行手術的話,疤痕會更長、更大,傷口也會癒合的較差,得不償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