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溝炎

甲溝炎,俗稱「凍甲」,而常見形成甲溝炎的成因有哪些呢?

穿著不合腳的鞋子

鞋頭過窄、尖頭鞋、高跟鞋、厚硬襪等,外側甲肉擠壓,讓趾甲嵌入甲溝內。

周圍甲肉過度生長

先天遺傳、標靶藥物使用、肉芽增生、肥胖、懷孕水腫等因素,讓甲肉過度包覆趾甲。

捲甲

先天性捲甲、甲下骨疣,灰趾甲,造成捲甲,趾甲的兩側邊緣嵌入指甲溝內,就容易摩擦並破壞皮膚屏障。

長期趾甲修剪過短

把趾甲剪成弧形、兩側修剪太深,趾甲修剪過短,趾甲長出時崁進肉裡。

灰趾甲

外力受傷、悶熱潮濕、腳汗、真菌感染等,造成角質增厚、甲床變形。

姆趾外翻

家族遺傳、扁平足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痛風等,增加姆趾外翻風險,造成雙側甲肉不斷擠壓趾甲。

甲溝炎根據Heifetz & Forest 分類可將嚴重度分為三個等級

Stage I

輕度

甲緣周圍輕微紅腫及有壓痛,且趾甲會有輕微的向內彎曲。
→常見於步行一段時間後出現,休息一陣子之後就能得到緩解。 

Stage II

中度

具有急性發炎表現,甲周紅腫且伴有組織液滲出。趾甲尖刺部位或是邊緣會陷入甲溝之軟組織中。
→因趾甲割進甲緣,誘發趾甲周圍組織感染,此時使用口服藥物可以稍微緩解症狀,但是停藥後,症狀容易再度復發。 

Stage III

重度

具有慢性發炎的表現,於甲緣有出現肉芽腫組織、趾甲肉增生後包覆甲片,導致在走路時,每一步都會讓指甲崁進甲肉之中。
→因長時間的反覆刺激、受傷,變成慢性發炎。此時的疼痛會影響走路和日常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 

甲溝炎的治療

甲溝炎是一種常見的指/趾甲周圍組織發炎疾病其治療方式多樣,需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、發作頻率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。以下將針對目前主要的治療策略進行闡述:

口服藥搭配用藥膏使用

口服藥物與局部藥膏併用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選項,主要適用於初期甲溝炎患者或暫時不適合手術的病患。此治療旨在緩解急性症狀。
  • 口服抗生素:主要用於控制細菌感染,減輕甲肉的紅腫與發炎。
  • 止痛藥:短期內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。
  • 外用藥膏:若趾甲周圍出現肉芽組織增生或化膿感染,搭配使用外用藥膏能有效抑制傷口惡化。
這種治療方式為低侵入性,適合初期病患或是第一次發病患者。

部分趾甲拔除合併生長板燒灼術

當甲溝炎反覆發作,且伴隨明顯的紅腫、疼痛甚至化膿,單純藥物治療效果不彰時,可考慮採取部分趾甲拔除合併生長板燒灼術。

此術式主要針對趾甲兩側容易嵌入甲溝的部分作拔除﹝由於兩側甲溝在趾甲缺損的狀態下,伺機性感染的風險較高,因此術後需要妥善的傷口照護﹞。術中常合併使用苯酚(Phenol)藥水進行趾甲生長板的化學燒灼,為不可逆的破壞。此方法會導致趾甲永久性變小、變窄,因此能避免未來嵌甲的形成。

複合式手術

對於反覆發生的甲溝炎,複合式手術被認為是最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治療方式。此手術不僅能改善症狀,更著重於矯正結構異常。

複合式手術的設計會根據患者的趾甲捲曲程度、甲肉分佈以及趾骨形態進行個別化制定。在局部麻醉下,醫師會對兩側肥厚的甲肉進行適量減除並縫合傷口,以防止其在長期行走活動時繼續包覆甲床。此外,術中常搭配使用物理性矯正器,利用槓桿原理逐步將彎曲的趾甲拉平,改善結構變形,為趾甲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。

此術式的優點在於能夠保留完整的趾甲,使其繼續發揮保護皮膚組織的作用,並能將甲溝炎的復發率降至最低。 

全趾甲拔除術

全趾甲拔除術顧名思義即是移除整片趾甲。此方法能迅速解除趾甲對甲肉的壓迫,即刻解決因摩擦引起的發炎問題。

然而,新趾甲從底部生長至頂部約需9-12個月時間。在此期間,皮膚組織將失去趾甲的保護,可能增加伺機性感染的風險。此外,若生長中的趾甲受到外力損傷,也可能導致新趾甲變形。 

實際手術案例

Before image alt After image alt
Before image alt After image alt
Before image alt After image alt

實際手術案複合式手術當日例

正確剪指甲方式

挑選合適的指甲剪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應選購剪口鋒利、密合度高,並注意有無生鏽情形,以降低感染機率。

用溫熱水泡指甲

指甲再經過問熱水浸泡後會軟化,待指甲軟化後更容易修剪。因此建議可以在洗澡後修剪指甲。

平剪,留白1~2公釐

平剪指甲,沿著指甲前緣直線修剪,不要過度往內修剪兩側指甲,指甲甲緣應略高過於指腹,如指甲兩側尖端銳利,可稍作修飾磨圓,切記修剪過短,需留白約1-2公釐的長度適當,以降低崁甲的風險。
Q. 吃口服藥控制發炎,不痛後為什麼會再復發?
展開
Q. 我合併有灰趾甲也可以做複合式手術嗎?
展開
Q. 長期裝矯正器會不會痛?
展開
Q. 做複合式手術後可以正常行走嗎?
展開
Q. 做了複合式手術,趾甲能再生長?
展開
Q. 糖尿病患者可以做手術嗎?
展開